真心实意服务企业 助推园区和企业双赢
市审计局综合计划处 肖晓华
按照市审计局党组工作安排,今年6月8日,我作为第四轮广州对口帮扶协作梅州指挥部的一员,从广州出发,经地铁换乘高铁、大巴,耗时5个小时,抵达梅州畲江镇广州(梅州)产业转移工业园。当中午高铁驶入畲江时,天色忽然变得昏暗,狂风暴雨大作,我对这个即将渡过3年时光的陌生地方,凭空添加了几分忐忑;当走出高铁站,面对热情迎接我们的同志时,心中又泛起了丝丝温暖,对未来多了几分心安;当下午第三轮、第四轮帮扶干部见面会结束,走出会场,天空澄澈,夕阳洒在身上,我长长的舒了一口气,对在这里挥洒汗水、努力奋斗、做出成绩的初心更加坚定。
在园区,我担任指挥部办公室财政金融部部长和梅州高新区产业园科技和经济发展局的党支部书记,主要工作是负责广州对口帮扶协作梅州项目资金使用管理,支持园区产业发展,推动产业有序转移。经过一周时间的工作交接,我迅速的投入到工作中,熟悉政策、熟悉环境,紧密联系指挥部、科发局的同事,初步打开了工作局面,但也有一些历史遗留的棘手问题摆到了面前。
(召开工作会议)
在一次研究解决园区企业诉求会议上,某农产品深加工企业提出希望园区按照政策兑付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补助,涉及补助资金700余万元。会上,指挥部领导要求财政金融部和科发局研究解决。
会后,我向科发局的经办同志了解该企业的情况,查阅企业申报补助资金的相关资料,随后又实地走访企业,听取了企业负责人的意见。刚开始,同事对我还不够了解,没有把企业的实际情况告诉我;走访企业,企业负责人对我这个初到梅州的广州干部不信任,认为新官不理旧事,不愿意深入的沟通,导致我没抓住这个问题过去没有解决的症结所在。我也没有灰心,在日常工作中,坚持与科发局的同事多联络感情,表示自己会为了园区发展努力工作,没有任何个人利益;在重要事项决策过程中,表现出负责任和敢于担当的态度,慢慢赢得了周围同事的信任,更加融入到科发局这个集体中。与此同时,我对这家企业的情况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了解到该企业于2014年来园区投资,2015至2017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200余万元。依据2020年印发的补助资金申报指南,申报补助资金的项目应于2015-2022年取得项目备案文件,而该企业的项目备案时间是2014年12月25日。因取得备案证的时间不在期限内,企业的申报材料在评审过程中被判定不符合要求。由于没有获得补助资金,这家企业改变经营计划,将价值上千万的产品,转移或外包给梅州以外的工厂生产,园区内投资的生产设备则大都处于闲置状态,2023年上半年企业在园区的工业产值仅5万余元。通过对这家企业诉求以及背景情况整理,发现在制定申报指南时,没有全面考虑园区企业的实际情况,造成了如今园区工业产值和税收流失、企业生产成本增加的双输局面。
围绕解决这家企业的诉求,我们组建了工作专班,经共同研究,认为兑付该企业的固定资产补助资金,是基于企业在园区投资的真实情况,符合鼓励企业来园区投资的政策目的,有利于改善园区营商环境,坚定企业在园区发展的信心,挖掘园区现有企业生产潜力,进一步发挥梅州优质农产品资源禀赋,带动上下游产业发展,壮大园区产业发展力量。为此,我们又多次上门做企业工作,解释产业政策,希望企业在园区安心发展,园区愿意从实际出发,为企业兑付固定资产投资补助,并承诺给予企业发展更多的政策支持。企业负责人感受到了我们的真心实意,重新树立起在园区发展的信心,承诺企业2023年工业生产值不低于2000万元,达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标准,2024年将进一步扩大产能,工业生产值不低于1亿元,并表示愿意介绍新的企业来园区投资。截至目前,这家企业的工业产值已超过2000万元,正着手建设新的生产线,为明年扩大产能做准备,同时还介绍产业链相关企业来园区考察。
通过这件事情,我深刻体会到企业发展不易,对口帮扶协作工作的意义所在。在研究和制定产业政策时,要解放思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密切联系园区企业,深入企业调研,多换位思考,敢于担当,使制定的政策更加科学,进一步提高对口帮扶协作项目资金绩效,充分发挥好产业政策优势,引导鼓励支持产业有序转移,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作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