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翔
楼宇烈先生的《中国文化的根本精神》一书,以近百年来对传统文化的误读作为切入点,到中国知识分子应具有的天下情怀做总结。在澄清误读中以简洁通俗的语言叙述了中心思想,同时围绕中国文化的精神、提升中国软实力两个方面对中国文化根本精神进行了深入的思辨,其中许多观点颇为精辟,予人如深夜明灯式的指引,值得常读常思。
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一个从未割断文化传承的古国,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且素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天下情怀。这本应是我们引以为傲的瑰宝,但近百年来,在中西文化的相较中,一些人不仅将其弃之如敝履,更将提倡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与所谓的“复古主义”、“宣扬封建意识”等联系起来并加以反对。注重仁义廉耻的道德传统被抛诸脑后,什么都遵循交换原则。这导致许多人,特别是尚欠缺辨别是非能力的年轻人,在家庭、社会生活中对孝悌忠信等种种最基本的伦常缺乏概念,成为了“物质”的一代。
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就是中国文化最根本的精神,认为决定人的命运的根本因素就是你自己的德行,必须以德为本。如《孟子·离娄上》中所说:“行有不得,反求诸己。”含义是:如果事情做不成功,遇到了挫折和困难,或人际关系处得不好,首先需要做的是自我反省,一切先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而不应该把一切失败归咎于客观条件。以人为本的中国文化强调对人的自我管理,十分注重人的主体性、独立性和能动性,认为家庭秩序、社会秩序最终要靠道德构筑的自觉自律去维持,进而要求每个人向内要管住自己,不仅管住感官,更要管住心灵,因为只有管得住心,才能管得住行为,才能抵住物欲的引诱和腐蚀,不成为物的奴隶,故“君子役物、小人役于物”。因此,中国传统教育注重人德行的培养,坚持修身明德的方向,《大学》的开宗明义提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并提出了“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八条目”。正是如此,作为立国之本的传统教育,并不只是简单地教授知识而是教晓学生何为为人之道和为学之方,坚持让学生明白读书与做人本质上是做同一件事,因为读书的第一个目的就是通晓人道,明白事理。
传统教育理念和宗旨是围绕“怎样做人”、“成为怎样的人”而展开。而当代的教育往往倡导“与世界接轨”,学校教育把智力培养、传授知识放在首位却缺乏培养人文的教育,教育的主要目标是要培养学生成为一个什么“家”,精力主要集中在教学生如何去“做事”和得分,恰恰缺乏如何去培养一个真正的人,即实施“做人”的教育。虽然名义上也倡导德智体全面发展,事实上还是崇尚分数至上,各类以培养考试高分尖子为目标的课外培训机构一边饱受诟病,一边大行其道、屡禁不止。其实西方教育中也十分注重人文的培养,只是它将知识教育和道德教育分头进行——学校进行知识教育,教堂进行道德教育。由于当前中国学校教育趋向单一化,人文教育相对缺乏,加之现代的高节奏生活令很多父母对子女进行家庭教育是有心无力、社会教育又比较混乱,导致当前整个社会对人文教育造成事实上的缺位,也就不难理解各种道德滑坡现象的出现。
社会的发展,不能只依靠经济的力量,如果没有相应的文化发展,整个社会最终得不到总体的提升。世界上的竞争从根本上最终都将是文化的竞争,所以在新常态下,中央将文化建设纳入五位一体的重要建设内容。
继承和发扬以人为本的中国人文文化,在科技高度发展的今天显得格外重要,因为科技虽然帮助了我们获得了一定物质的自由,但如果没有人文文化的指导,失去灵魂的人类反而会被自己创造出来的高科技驾驭,沦为奴隶。我们要有对以人为本、道法自然中国文化有自信,也要有尊重中国文化的自觉,不断从几千年的文化传统中汲取养分,切实加强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培育,不断建立起符合时代精神需要的伦理观念、道德规范和社会伦序,在国人中倡导“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文化精神。唯有如此,才能真正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作者单位:广州市审计局)
|
|
您是第 - 位访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