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手机版 > 专题专栏 > 审计文苑

“野蛮”的大数据

2018-08-03 08:58:18 来源:广州审计通讯

作者:吴基科

2017年5月,一场人和大数据之间的较量在乌镇进行。战况如火如荼,但在3场比赛后,人类世界冠军依然输给了围棋人工智能阿尔法狗。不禁令人扼腕叹息,人工智能就这么轻而易举地战胜世界冠军吗?事实上并非如此,真正的较量隐藏在的背后。阿尔法狗背后是具备周密算法的大数据,它看起来比人类更文明、更智能,但其实学习的方法是非常野蛮的。试想一下,两个没有任何下棋经验的小孩来下棋,当其中一个小孩胜出时,这个小孩就记住了一种赢棋的方法;胜出两次时,他就记住了两种方法;胜出一百次一千次的时候,他记住了一百种一千种赢棋的方法;以此类推,阿尔法狗就像胜出的小孩,胜出的概率随练习越来越高,在经过几百亿次的对弈后,它就超越了人类高手,展现出更强的大局观和前瞻性。

回顾审计工作,我们又是如何运用大数据的呢?这个过程无疑是优雅的、有章可循的。我们依据现行的法律法规,从主观上假设出一个可能出现的违规操作,再从现有的材料找到证据来印证自己的猜测。举个例子:要发现银行是否存在借新还旧的业务,首先会假设企业在还旧贷款的前10天,银行给他发了一笔新贷款。为了印证这个猜测,惯常的方法是通过人力去检索这10天内的银行流水,判断资金流向,得出某某企业借新还旧的结论。这样的审计方式可以说是逻辑十分清晰的,但这里面存在一个问题——如果银行不是前10天给企业放新贷款,而恰好是前11天呢?那么对这10天的人力检索是检索不出任何结果的,必须不断扩大时间区域去尝试,才能找到企业是否真的借新还旧。这样的人为检索方式,有时候是看运气的,而在未来,银行体量不断变大,以人力检索几万甚至百万家企业的银行流水,还能行得通吗?行不通。在这种情况下,只能依靠大数据,大数据不需要假设条件,它甚至不知道什么是借新还旧。但它会从多个维度,比如经营情况、纳税行为、信用等级、银行记录等等进行分析,直观地展示出企业的行为规律。某种程度上,颇为“野蛮”,而好处却在于,一旦企业行为出现异常,大数据就会提出预警,不管是前10天还是11天都能自动检索出来,实现全覆盖和事前审计。

正因为这种“野蛮”的特性,在审计大数据运用的道路上已有不少先行者进行探索。2017年9月,德勤会计师事务所率先研发出财务机器人,普华永道、安永、毕马威也都紧随其后,相继推出具有财务审计功能的机器人。这些机器人可以干什么呢?它们能够替代财务流程中的手工操作、进行财务信息录入和汇总统计,更重要的是,它们能够根据既定的业务逻辑进行判断、识别财务流程中的优化点。从直观的数据来看,财务机器人的处理速度是人类员工最快速度的15倍以上,而且它可以24小时不间断地工作。

社会审计在大数据方面已经有了重大的突破,这给我们的压力是巨大的,但同时这也是一种挑战。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同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的集体学习上强调,要深入了解大数据发展现状和趋势,加快完善数字基础设施,推进数据资源整合共享,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和改善人民生活。审计部门正加紧步伐实施大数据战略,但目前大数据审计能力和水平还不高,需要做出更多的努力。我们要加紧建设具有更强性能、更强功能的大数据平台,大力推进大数据审计模式,从根本上转变我们的审计观念。毋庸置疑的是,大数据审计的实现,能够极大程度地提高审计效能,更加敏锐地捕捉到审计疑点,从而前瞻性地提出审计建议。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科技是国之利器”,那么大数据,未来一定能成为防补漏洞、提高治国理政能力的绝妙武器!

浏览次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