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广州市海珠区审计局立足主责主业,不断深化投资审计改革,坚持新技术应用和审计人员素质两手抓,强化对政府投资项目全覆盖全过程监督,加大审计成果转化力度,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一是不断创新投资审计理念。树立全过程审计理念,既要开展“秋后算账”式的工程结算审计,又要组织“防患于未然”式的项目建设过程跟踪,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确保项目建设顺利推进。树立绩效审计理念,既关注建设程序、资金管理、预算管理、建设管理等关键事项,更将审计重心放在资金使用效果、项目效益体现、后续管理等方面。树立研究型审计理念,以问题为导向,通过开展深入分析研判,推动审计成果科学合理运用。
二是持续提升审计人员素质。广纳专业人才,招纳工程、环境等投资审计相关领域专业人才,不断提升队伍专业化水平。向上级审计机关学习开展政府投资审计的先进经验和方法,通过派员到省厅和市局跟班学习、聘请外部专家授课、组织局内业务骨干分享经验等多种方式,培养投资审计“特种部队”。充分利用社会中介力量参与投资审计工作,在项目审计过程中集思广益、取长补短,促使审计干部在实战中不断提升能力水平。
三是积极探索新技术应用。在审计实践中以问题为导向,积极转变审计思路,从单一审查纸质资料向多种专业软件和技术手段并用的复合式的审计方法转变。如运用哈希运算、图像分析算法等技术手段核实施工内容的真实性,运用地图软件的历史图像功能并结合现场情况和图纸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确定疑点,运用无人机、墙体金属探测仪等技术手段对楼顶水池、墙内金属挂网等以往审计人员难以检查的工程量进行核查等。
实践证明,上述举措有效促进了海珠区投资审计的高质量发展,助力区重点投资项目有效推进,为经济社会发展保驾护航。仅在2023年本局开展的涉及11个工程方面、涉及总投资近1亿元的审计项目中,审计就揭露和发现30余个问题、移送线索2条,从发现问题的广度、深度到提出审计建议的可操作性等方面都比以往同类项目大幅提升。审计成果经提炼形成专报后获区领导批示3篇,相关经验做法在《中国审计》核心期刊印发。 (吴昊)
|
|
您是第 - 位访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