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也是新修订审计法的全面实施之年,依法强审工作责任重大、任务艰巨、使命光荣。广州市增城区审计局大力推进审计法治建设,全面履行审计监督职责,认真谱写审计法治工作新篇章。
一是重视审计法治建设,树牢审计法治思维。始终坚持审计法治建设是推动审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将习近平法治思想、新修订审计法等法律法规纳入法治学习计划重点学习内容,坚持领导带头学、定期学与开展讨论交流等形式,不断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审计事业发展能力。梳理《应知应会法律法规汇编》,要求全体审计干部通过自学、集中学习讨论等形式重点学习,在学法中不断强化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理念。
二是加强审计普法宣传,营造审计法治氛围。强化审计法治环境建设,既在营造内部法治氛围上发力,又在创造外部法治环境上出招。通过组织审计法宣讲、考试和竞赛等活动学法条、悟法理,推动新修订《审计法》更好落实落地;同时坚持看庭审、研案例等方式提高依法审计能力。坚持把宣传队建在审计组,结合审计进点会、项目实施、征求意见、督促整改等环节,开展“送法上门”活动,向被审计单位及其领导干部宣传审计法及相关财经法律法规,既做好审计员又做好法治宣传员,推动被审计单位提高遵守财经法规意识,促进领导干部依法理财、依法用权。
三是规范审计执法流程,提升审计法治质量。依法审计是审计工作的基本原则,要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审计工作。严格遵循审计法及其实施条例、审计准则等开展审计,规范审计计划、通知、实施、报告、整改等审计程序,严格落实审计取证、征求被审计单位意见、审计业务会议等工作要求,确保审计程序依法合规。坚持用法治思维分析和研判问题,注重把揭示微观问题与服务宏观决策结合起来,深入分析问题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变化趋势,站在建章立制、规范行为的宏观视野提出依法合规、切实可行的审计建议,从更高层面发挥审计建设性作用。
四是深化审计项目审理,构筑审计法治保障。审理工作是审计项目的再审计,坚持把提升审理质效作为推进“质量强审”的重要抓手。审理工作坚持以提升审计项目质量为中心,以完善审计报告为重点,通过严把审计程序关、审计证据关、审计定性关、审计建议关、审计法规关等,不断推动审理工作再“深”一层、再“细”一点、再“实”一些,确保审计结论客观公正、真实可靠、合法合规,审计建议精准有效、可操作性强。以审理促进提高审计质量、降低审计风险,提升审计权威性和公信力。
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高质量的审计工作做保障,高质量审计需要良好的审计法治作保障。审计监督始终围绕服务经济发展大局这条主线,通过咬定“法治”不放松,充分发挥审计监督职责的能力,促进政策落地、项目达效、资金提效,以高质量审计监督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李心怡)
|
|
您是第 - 位访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