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打好审计监督组合拳 守护增城绿水清波

发布时间:2022-07-20 16:11:21
来源: 市审计局
浏览次数:
-

  为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做好水环境治理的“督查员”和“护航员”,广州市增城区审计局坚持以审计监督为手段,服务保障为目的,履好审计职责、提升监督合力,不断发挥审计“审、帮、促”的作用,持续开展水环境监督审计,助力打好碧水保卫战。

  一是深调研,探污染成因。增城区审计局充分发挥首创精神,找准切入点和着力点,打破资源共享壁垒,与相关职能部门及13个镇街沟通协助,搭建多部门信息共享平台,广泛开展调研,多渠道挖掘河涌污染数据:从区水务局了解河涌排污口情况,追本溯源,摸清污染来源;从生态环境局增城分局调查“散乱污”场所情况,抽丝剥茧,统计污染类型;从各镇街河长办收集APP巡河及水质监测数据,析毫剖厘,掌握污染程度。运用Arcgis、Python等大数据软件对各类数据进行分析汇总,制作河涌排污口分布图、污染关联图、水质变化表等直观可视化材料,并梳理问题疑点,组织实地考察核实、委托第三方开展检测等手段,多措并举,探明了增城区永和河、上邵涌、腊田埔灌渠等8条河涌污染成因及黑臭程度,为下一步治理工作指明方向。

  二是细核算,创资金效益。审计组到增城区财政局深入调研,掌握河涌治理预算金额、市区两级资金的占比、资金到位等情况;与各个业主单位充分沟通,收集35条河涌治理任务、项目立项文件、工程量清单、施工图、施工计划等资料,制作河涌治理甘特图;与海珠区、黄埔区、从化区审计局深入交流,了解河涌治理工程审计监督开展情况,学习审计监督经验,掌握工作开展的重点、难点,做到心中有数。及时对所有资料进行整理分析,聚焦“政策精准、资金安全、管理规范”的审计重点,仔细核算各项治理工程的经济账,再结合治理任务的轻重缓急,提出资金分配安排的具体建议,保障工程开展与资金安排相匹配,促进合规、节约和高效使用资金。

  三是严考察,提工程质量。增城区审计局为依法全面履行审计监督职责,消除监督盲区,制定《增城区审计局关于指导开展政府投资重点项目内部审计的工作方案》,成立水务、财务等模块内审指导小组,动态跟踪指导区各主管单位开展河涌治理等重点投资项目实施内部审计工作。为使国家审计与社会审计、内部审计同频共振,形成合力,通过指导统一制订内部审计工作方案、统一进点实施、统一出具审计报告,做到“一审多项”、“一审多果”、“一果多用”,实现同期掌握全区河涌治理工程的总体情况,揭示和分析项目建设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达到维护资金安全、完善管理制度、确保工程绩效的目的。此外,增城区审计局按照“提前采集、集中分析、现场核实”的模式,重点抽查投资金额大、工程复杂的河涌整治项目,审查项目的规划与计划落实情况、履行基本建设程序情况、建设资金管理和使用情况、建设管理情况、工程质量管理情况、工程投资控制情况等,通过对比项目的立项、初步设计、施工图等资料,分析施工技术的可靠性、工程变更的合理性,保障工程平稳推进。百年工程,质量为先,增城区审计局尤为重视治理工程质量,审查工程使用的主要建筑材料、构配件是否符合工程设计文件、施工技术标准和合同约定等要求;主要材料及构配件进场是否经过现场抽检,抽检比例及抽检结果是否符合规范要求;施工过程中有无偷工减料、以次充好等问题;材料、设备的采购程序是否合规、采购结算依据是否充分。坚持资料审查和现场审查并重的做法,时常到现场开展检查活动,如在农污查漏补缺项目中,采取“天上看、地下核”的做法,查看项目航拍图了解项目总体布局,现场抽查项目26标段,检查管道1398段总长度25.76千米,将发现的雨污混接、满管运行等问题及时反馈给被审计单位,督促边审边改,提高水污染治理工程质量。

  四是实监督,促问题整改。增城区审计局从严从实督促审计发现水环境治理方面65个问题的整改工作,通过下发问题清单及整改时间表,与责任单位保持沟通,督促立行立改,保障资金安全,推进水治理有序进行;对整改问题进行销号管理,严格审核责任单位报送的整改材料,采取“四不两直”、“回头看”等做法,核实整改完成情况,确保整改真正落实到位;针对未整改到位的问题、涉及体制机制的难点问题,持续挂账督办,推动问题彻底整改。为建立水环境保护长效机制,持续巩固整改成果,围绕“三个转变”“七个成果”,增城区审计局以问题、目标、结果为导向,深入剖析原因,因地制宜地提出9条建议,如对于断头管、主管支管未连通等情况,督促责任单位查漏补缺,尽快打通断头管,实现主支管连通,解决好最后1公里的问题,有效发挥污水管网功能。针对部分农村集中式污水管网与市政污水管网未能接驳的情况,促进加快市政污水管网规划建设,同时建议采取应急措施,对农村污水定期进行清理转运至污水处理厂处理;对于人口分布较为分散、数量小的村社,建议采取“多样并联”和单户建“三级化粪池”就地处理的形式,既可以有效处理生活污水,又减少了不必要的资金投入。同时,与各部门充分沟通,发挥合力,持续提升水环境治理能力,切实保障各项水污染防治取得实效。  (郑经伦)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中共广州市委审计委员会办公室  广州市审计局 地址:广州市环市东路336号 邮政编码:510060 技术支持:广州市审计服务中心 
police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206号  ICP备案号:[粤ICP备2021117376号-1]  网站标识码4401000051
           

 您是第 -  位访客